岳陽,襟帶萬里長江,懷抱浩瀚洞庭。
金秋時節,觀巴陵勝狀,水天一色,“沙鷗翔集,錦鱗游泳”的生態畫卷近在眼前,“候鳥的歡歌”“江豚的微笑”“麋鹿的倩影”成為岳陽嶄新名片。
2018年4月25日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岳陽,留下“守護好一江碧水”的殷殷囑托,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的種子在這里蓬勃生長。
“岳陽牢記‘守護好一江碧水’殷殷囑托,始終堅持思想先導、價值引領,始終堅持問題導向、系統觀念,始終堅持環境倒逼、綠色崛起,始終堅持依法治水、共建共治,全面構筑共抓大保護的四梁八柱,匯聚守護綠水青山的強大合力,以‘岳陽之為’貢獻‘長江之治’。”黨的二十大代表,岳陽市委書記曹普華接受采訪時說。
該市把修復長江和洞庭湖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,出臺《中共岳陽市委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決議》《岳陽市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方案》,重點實施沿江化工企業整治、長江岸線碼頭整治、黑臭水體治理、沿江環湖生態修復、沿江環湖地區“空心房”整治、重點領域整治、河長巡河等“七大行動”和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“三年行動”,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。10年間,共投入資金300多億元,以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為抓手,打了一場漂亮的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。
“污染在水里,根子在岸上,綠色轉型是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關鍵所在。”曹普華介紹,岳陽市立規矩樹紅線,倒逼發展轉型,相繼實施了造紙企業引導退出、沿江化工關改搬轉行動,近年來退出造紙制漿企業35家、關改搬轉化工企業19家,否決高能耗高污染項目150余個。己內酰胺搬遷成為目前沿江破解“化工圍江”單個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,也是湖南省在建工業用地面積最大的項目,目前主體工程土建工程基本完工,建成后降低排污量一半以上。同時著力推進“五好”園區建設,培育“12+1”優勢產業鏈,推動遷建企業“進新園”“入新鏈”“獲新生”,石油化工、食品加工、裝備制造、現代物流、文體旅游等5條產業鏈突破千億元,產業“含金量”“含新量”“含綠量”不斷提升。今年1月至9月,湖南綠色化工高新區畝均效益達40.26萬元/畝,排名全省園區第一。
“黃金水道”必須釋放“黃金效益”。近年來,岳陽充分發揮通江達海優勢,扎實推進南北雙向開放,城陵磯新港區、湘江新區湘陰片區、湖南工程機械配套產業園走勢強勁,開放型經濟連創新高。今年1月至9月,城陵磯港實現集裝箱吞吐量69.3萬標箱,增長49.5%,9月份完成11.5萬標箱,再創開港史上單月最好成績。
中部地區開放崛起,其勢已成;長江經濟帶,群星璀璨。
“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,奮力干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的新精彩!”曹普華表示,岳陽將牢記囑托、不忘使命,持續深化長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,全面加快生態產業化、產業生態化,讓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同頻共振,奮力建設“產業強勁、開放領跑、綠色示范、人民共富”的省域副中心城市,以優異成績交好新時代趕考答卷!
來源:湖南日報